编者按: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对建设创新浙江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进一步巩固拓展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方法,省委科技办坚持“案例就是路径”,总结并推出了第二期创新浙江典型案例,全面展示全省创新浙江建设的成功经验、特色做法,供各地各单位互学互鉴。本期推出《柯桥区探索“四题一评”科技创新模式》。
绍兴市柯桥区依托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为代表的高能级科创平台,有效破解人才链和产业链融合难、科研与产业结合不紧密、创新要素割裂、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探索实践“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平台答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的科技创新模式,助力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获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浙江现代纺织技术中试平台入选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目前,已汇聚科研人员400余名,开展课题攻关110余项,撬动全社会研发投入超20亿元,带动新产品产值超200亿元。
企业出题精准有效
2025年浙江省纺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通过建立“企业申报—专家筛选—动态更新”的榜单生成机制,收集企业技术需求,编制产业链技术图谱,筛选攻关方向课题,累计吸收310家企业出题共535个,有效聚焦关键技术精准攻关,助力企业抢占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植入式医用纺织品等产业发展制高点。推行以产业技术联盟、联合实验室等为共生载体的出题模式,协同承接、攻坚产业链发展中的共性问题,目前已联合相关龙头企业共建22个联合实验室,承接企业委托项目120余项。深化科创平台“一团队深耕一领域,一专家绑定一产线”的精准服务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已与200余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政府助题主动有为
柯桥区首批“科技副总”签约聘任仪式
打造“创新政策+科技专项+服务机制”综合服务保障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以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打造全方位科创人才服务专区,推出10方面30项举措,有效实现人才创业无忧。建立“政府定向发榜—平台揭榜攻坚—企业场景验证”的联合攻关机制,常态化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去年以来成功推动8个项目入选省“尖兵领雁+X”计划。持续迭代包括加快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在内的“1+9”激励政策,健全共建科创平台十大工作机制,下沉“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100名,助力企业技术攻关。
平台答题支撑有力
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
以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为牵引,集聚东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国内一流纺织院校,构建“高校+平台+企业+创业链”结对合作机制。推行“编制在高校、工作在平台、服务在企业”的柔性互聘机制,引育14支由国家级领军人才领衔的集“高校教师+硕博研究生+企业技术骨干”复合型创新创业团队。建立“需求库—项目池—攻关组”遴选匹配机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10个,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4项、实现进口替代5项,7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车间验题转化有方
建设国内先进水平的中试基地,建立技术熟化、工程放大、企业孵化协同机制,成功落地先进涂层、多维编织、喷气涡流纺等中试线9条。通过“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业推广”全链条服务,推动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深化项目场景应用,缩短技术商业化周期,目前已储备技术验证及产业化项目近45项。建设10余个开放实验室,开放共享100余台科研仪器设备,提供年分析测试服务5000余次,为技术熟化和产品迭代提供了坚实支撑。
市场评价闭环有应
绍兴海创大赛成都分站赛
以市场评价为导向,构建纺织AI大模型、中国·柯桥纺织指数,引入技术经纪人、行业协会、评测单位、投融资机构等多元主体,开展技术水平、商业价值、市场表现等多维评价。完善“跟踪反馈—研发改进—二次验证”快响体系,实时采集产品性能数据与用户反馈。定期举办需求对接会与项目路演活动,举办专业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80余场,推动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及投资机构有效联动,有效促成产学研合作超100项。探索现代纺织领域“先用后转”成果池,创办“之江拍”科研成果交易会,交易额超6800万元,推动样品变产品、产品变商品。
来源:创新浙江